正在加载时间... 加入收藏| 返回所网| 联系方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博士后风采 > 我的博士后之路
我的博士后之路—张承宁
时间:2015-12-10 字体大小:

两年前,刚从沈自所毕业的我来到宁波所选择做博士后,转眼间就要结束这段博后时光,也有一些想法跟大家聊聊。

博士毕业时,我并不怎么了解宁波材料所,总体上第一感觉可能跟化学相关,肯定不是什么机电控研究所,要知道沈自所是号称中国机器人摇篮,自然当时也是带着些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个新所的。一切都是新的,别说先进制造所了,就算是材料所本身,也是成立不久,但感觉人才都是很棒的,海归成片出现,研究员也都是海外背景,和我原来的研究所构成不太一样,比较在时时刻刻进行着。另外,宁波所的环境是我看到的研究所中一流的,一般来说,中科院的研究所都是一座楼,一个园子而已,但宁波材料所好像是普通配置研究所的几倍大,也能从中看出这个研究所力争第一的心思,毕竟是硬当先软跟进的不变道理。

来所不久,我可以感受到先进制造所的一种氛围,那就是紧张推进。那时候在老楼,人不多的事业部团队,大家都很忙。跟着老师去了解企业需求,跟着季度去写基金申请,讨论方案,实验测试,一点一滴的进步总是令人兴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下企业调研,进了厂子,满眼的操作工人,手飞快地忙碌。当时记得是一家做拉链的厂,女工每天要对近三万个拉链头进行检测,工资在60块钱一天,外加一个加多宝凉茶的配送。确实被惊呆了,首先是没想到劳动密集型场景这样令人惊讶,其次就是感叹这些女工们的坚韧,重复劳动就这样一直在进行。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需求真的是转型,减人,升级,改造,也希望能帮助他们。说到帮助,谈何容易,和领导聊需求,方案的反复推敲,人来人往,林林总总,双方进行商讨,论证,讨价还价都是常有的事。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也是不那么令人奇怪了,所以也经常暗自为不能切实服务而遗憾,这其中也有自身技术水平问题。也经常思考,我们的企业到底怎么和院校合作,双方怎么对接,做到项目落地。就这样跟企业接触多了,有一些问题就总结出来了,第一就是企业转型升级是急切的,第二是院校在其中对其帮助应该加大力度,毕竟难度也是存在,不好解决的,第三是怎么帮助中小企业而非大企业。比如,在我参与的一个项目中,一个看似简单的视觉检测,在实验室里表现很好,但是进厂测试却被提供了那么一对和实验室中不同的样品,结果可想而知,90%的检测率,厂方直摇头——他们要的只有100%。这时的我感觉到,沟通是个问题,学科应用也是个问题,很多企业对接总是对我们的专业不甚了解,先入为主地就认为你肯定是能解决的,而且对于你来说是容易的。而通过痛苦的第二方案的失利,终于在第三方案上找到了突破口,实现了厂商的要求。但是,这时却得知,由于另一个设备的涨价问题,厂商决定停止项目,不进行采购推进,就这样项目停止了。所以,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沮丧。而我们经常看到的现状是,企业转型最终又落到了它们自己的身上,花钱去购买,探索,试制。

由于是新的研究所,新的团队,新的同事间也有很多交流,搞电机,搞控制,搞算法,这里真的是丰富的学科交叉带。小组讨论,周会议,月组会,虽然繁多,但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给大家说一下自己研究的成果,了解工程进展。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总会有一流的工程师,带着严谨的态度,利索的动手能力,凸显功力深厚。当然,作为博后,重要内容的一部分就是参与项目申请。人手确实不多,但大家热情很高,一个又一个集体作战的成果被承认。实验室从默默无闻到了现在的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创新院分支,可谓来之不易,这里包含的是一个个不眠的高强度劳作,也包含了最终收获的喜悦。团队的定位还是那样实事求是,前进的步子也是深思熟虑,把握机会的努力奋进是现在这个团队进步的基石。在这里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参与其中,贡献力量的快乐。很多次,我们将何时成为国家级团队当作讨论话题。也有很多次,我们也看到了与其他兄弟院所的巨大差距。而更多的,是我们内部问题的剖析。这样务实的态度,必然能成事儿。

要走了,祝愿团队更好吧!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