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时间... 加入收藏| 返回所网| 联系方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博士后风采 > 我的博士后之路
迎接挑战 战胜自己
时间:2014-04-18 字体大小:

  两年的博士后科研工作一晃而过,如今回首起来,觉得日子虽然匆忙但又如此充实,期间有苦苦求索的艰辛,更有学术攀登和成长的乐趣。很感谢这段经历的磨砺,帮助我从博士生加速转型成长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回顾博士后的两年时间,短暂而充实,宝贵而有意义,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分享:

  1、博士后工作不仅是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完成由学生到独立的科研人员的转变。在博士生期间,承担的课题相对单一,这有利于把课题做得深入。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研人员,必须要面临和应对更复杂的科研任务,必须要更好地协调好科研方向凝练、课题申请、课题方案制定以及与企业合作等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全面规划工作、高效率协调资源与精力的能力对于独立的科研人员来讲,从某种程度上讲比单纯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在博士后期间,磁材事业部为我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2、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是不断迎接挑战和战胜自己。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提出了文明起源的“挑战-应战”模式,即文明的生成源自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挑战之后而人类进行了成功的应战,安逸的环境培养安于现状的惰性,只有程度艰难的环境才能激发人类的潜能从而创造出人类的文明。我体会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人的才能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应对人生各种挑战中增长的。博士后阶段有紧迫的时间约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如果视挑战为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随着不断战胜挑战,才能提高得很快。博士后处于富有活力、创造力旺盛的人生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多一些挑战,可能更有利于学术成长。

  3、经常参加学术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学术在于交流,闭门造车很难造出好车。有时别人的寥寥数语就能给你很大的启发。通过交流,我与校内外的一些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很多热情的帮助。学术交流的范围可大可小,方式灵活多样。我在博士后期间参加过多次学术会议,每次参加都感觉收获很大,通过参加会议,找出差距,也找到新的思路,有时甚至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另外,经常与导师交流,不但可以从导师那里得到新思路,还可以从导师身上学会如何做科研、如何带领学生做科研。及时总结实验结果。总结是件很愉快的事情,通过总结,我不但能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取得什么进展,而且还知道存在哪些不足,发现问题所在,从而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我能在博士后两年时间里取得进展的重要保证。

  回顾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越发觉得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发展阶段,所谓“承前”主要是延续博士论文阶段的研究工作,所谓“启后”则是为走向专业化的科研岗位铺垫道路。如果有效利用这段时光,就能够加快从博士生到专业研究者的转型,并为长远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学术道路永无止境,自觉浅薄,还当不懈努力。

  感谢材料所,让我开阔了眼界;感谢李润伟研究员,让我学到了如何严谨治学;感谢软磁课题组,让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友情的温暖。

                                                                                         磁材事业部  满其奎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