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时间... 加入收藏| 返回所网| 联系方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博士后风采 > 我的博士后之路
我的博士后之路
时间:2014-04-18 字体大小:

  光阴如梭,2010年我第一次与合作导师肖江剑研究员在中科院宁波工研院相见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肖老师给予了我两点建议:1)应该在自己博士期间的工作基础上,将科研的领域做宽做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原先的科研方向。这样,科研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开阔;2)应该致力于做面向实用化产业化的研究,而不是仅仅专注于做短期的、只能用于发表科研文章的研究。当时我怀着对这两点建议的认同,与2011年底博士毕业后选择进入了先进制造所计算机视觉团队。在博士后工作的两年里,我的科研内容有幸延续了曾经的研究方向,不过肖老师也给予我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期间,也多少产生过畏惧、不安、沮丧和懈怠的情绪;所幸有那两点建议,使我能够有勇气去面对并克服在科研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进入团队工作时,团队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规模还不大,因此往往需要一个人担任多个工作,既要写各种纵向基金申请,也要参与横向企业项目的谈判。一开始由于经验的缺乏,遇到了很多困难,迟迟没有成果。不过,肖老师耐心开导我,并指出我工作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资料准备要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学会如何扬长避短,多参考下别人的成功案例,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根据肖老师的建议,我认真与周边团队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提升,从而申请到了多个横向和纵向的项目。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自己在研究工作上出现了瓶颈,在连续几个月时间里没有找到突破点。自己研究的方向目前在国内外的公开成果并不多,整体的发展水平在近些年里没有显著的突破,因而可借鉴的工作少之又少。肖老师看到我的情况后,常常对我进行鼓励,并以个人在国外的切身科研体验告诉我:要多学习参考周边的相关学科,思考跨学科的知识结合来解决问题,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超越自我。每周肖老师都会在百忙中抽出很多时间与我单独交流科研进展,并从他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参考建议,让我在工作中开始常常出现新的思路,之前一潭死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大量的相关学科文献和书籍阅读,开始更深地了解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终于慢慢地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框架美味最后的论文发表铺平了道路。

  在自己进入团队的第二年开始,团队全面朝着产品化和产业化方向快速发展。自己在参与企业横向项目的过程中,既增强了个人的科研能力,又深切地感受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对于产业化的重视。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肖老师时刻提醒我们,绝不能为了做研究而作研究,要面向市场,与市场接轨,寻求科研成果在市场中的立足点。随着团队的产品日益完善和面向市场化,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不断转型,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市场化的头脑,要了解市场运作方式,具备良好的对外交流和协调能力。换言之,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我更多地参与到团队的市场化运作中,在于政府和企业人士的不断交流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和见识同时,也对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自己心中的世界更大了,发现自己的发展空间也变大了。

  随着两年博士后的生涯即将结束,再此衷心感谢肖老师对我的苦心栽培,感谢徐根,徐刚等和我一起这几年来并肩作战的好同事好兄弟,也感谢曾经一起共事过的于坤,王思敏,桂丙甬等好友,祝福你们以后的事业一帆风顺。最后,感谢我的父母,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先进制造所  姚拓中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