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时间... 加入收藏| 返回所网| 联系方式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互动交流
科海探航 鸿雁东归——我的博士后之路
时间:2013-05-27 字体大小:

 科海探航 鸿雁东归——我的博士后之路

       “往事滚滚来,如实又依稀”;“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时间过得真快,2010年刚来材料所参加面试的场景似乎还在眼前,转眼已博士后出站近半年了。

科海探航
        时光荏苒,2010年我第一次与合作导师刘兆平研究员相见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刘老师给予了我两点建议:1)应该在自己博士期间的工作基础上,将科研的领域做宽做广,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原先的科研方向。这样,科研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开阔;2)应该致力于做较为长远的、影响更为持久的研究,而不是仅仅专注于做短期的、只能用于发表科研文章的研究。当时我怀着对这两点建议的认同,选择进入了“储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小组”(现更名为“动力及储能锂电池技术研究团队”)。在博士后工作的两年里,我的科研内容也确实在较大程度上远离了曾经的研究方向;在这期间,也多少产生过畏惧、不安、沮丧和懈怠的情绪;所幸有那两点建议,使我能够有勇气去面对并克服在陌生领域中所遇到的困难。

        我刚加入“动力及储能锂电池技术研究团队”时,最早是与课题组的元老王旭阳一起组建了我们课题组的第一条电池生产线。我在硕士、博士期间主要做的是材料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化学实验设备接触不多,更不用说是这样的大生产设备了,而且之前我也没有接触过锂离子电池,所以那段时间主要是在建设生产线的摸索中向课题组内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偶尔有维科公司的工程师过来,也向他们学习。很幸运的是,正是在这样的方式下,我在较短时间内明白了整个全电池的生产步骤,也学会了一些设备的操作,并且在翻阅锂离子电池的一些书籍时也发现自己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甚至比起那些一直在实验室里制作扣式电池的同事们,我也更了解真正使用的电池是如何做出来的了。这样的一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与传统想象中的科学院研发机构的区别;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科研的速度与节奏。那段时间,学术上主要是基于博士期间的一些工作,又通过自己编写的程序运算,填补了些许数据,并整理了结果发表了几篇文章。

        2011年开学后,由于课题组招收了以前曾在电池厂工作过的新员工,我便不再参与电池线那里的工作,开始接手一项新的任务——“基于石墨烯填料的导电胶粘剂”制备。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之前对于制备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对于高分子的加工更是缺少驾驭能力。但是翻阅了一些资料后,发现导电胶领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很有发展前景;因此,抱着一种“赶潮流”的心态就乐颠颠的开始做了。刚开始比较山寨,也并没有添加什么助剂,就是直接把课题组所制备的石墨烯与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混,用玻棒使劲搅……当然效果不好。后来在课题组内那些有经验的同事建议下,又尝试了加热树脂的方法、加助剂的方法,以及边加热边加石墨烯等方法,终于“死拖硬拽”的把一小份看上去像胶粘剂的黑色样品给做了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又尝试了不同的石墨烯组分配比,以及所加助剂的种类和量,也尝试变换加热的温度,做了一系列的导电胶粘剂……尽管在制备过程中也不时笨手笨脚的,样品做出来也感觉不那么精美,感觉自己是个家庭小作坊里的工人一样,但好歹也动手尝试了这样的制备。就这样,在摸索了3个多月后,我把这部分的“故事”撰写成了一个专利。这也是我学术生涯中的第一个专利。

        我的第三次工作转变发生在2011年的5月份,也正是这个机会让我过去的一些背景得到了相对更好的发挥,也借机接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并拓展了视野。直到现在,这个工作依然是我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个工作源于和中科院电工所合作的一个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主要涉及如何通过优化规划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并通过对各储能系统的实时优化控制,使风能、太阳能等这类可再生间歇式能源能够满足电网的运行稳定需求,从而实现顺利并网。在这个项目中电工所负责用于工程项目示范的各类硬件(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组,各类储能器件,以及配套电路与电力电子设备)的搭建和组装,我则负责在研究了优化规划与协调控制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规划软件和协调控制软件的编写。坦率的说,相对于实验室制备新材料,我更擅长运用智能算法解决优化问题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所以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机会。

        然而,毕竟我的学科背景之前还是以材料学为主,以前学习和接触的内容主要是各类材料,以及关于它们的组分、结构,加工处理及性能。所以我还要重新学习关于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等各方面的新内容。另外,我以前编写的程序主要是后台运算的那块,并没有编写过用户界面,包括用户界面和后台程序的接口也没有尝试过。而为了使我们的项目更具推广的可能性,电工所方面还是希望我们最终的软件能有用户界面,让外界可以直观的看到结果,也易于操作和理解。因此,当时对我来说也是挺大的一个挑战。

        不过我对学习和了解这个新兴领域还是充满兴趣的,我找了好多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献,也关注这方面的产业信息,后来也参加过两次国内的研讨会,并订阅了《现代电网》杂志……后来也总算一点点明白了,也终于可以上手做些事情,和电工所那边讨论时也能说出些什么了;现在两个软件的第一个版本已经编写完成,也申请了软件著作权,接下去要进一步细化分析各约束条件以及优化目标,改进算法,同时计划在更进一步深刻理解风能变化规律、国家电网导则以及储能系统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更新软件。

    在接手上述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感谢电工所的齐智平研究员、唐西胜副研究员以及苗福丰博士生,是他们对于我在该领域最初的陌生和茫然给予了包容和理解,而对于我进入并熟悉该领域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鸿雁东归
        自从2000年离开宁波去杭州读大学,2003年又去英国开始留学生涯,并在那里呆了整整7年;在这10年中,期间也只有假期能够回来与家人共度。因此,过去做博士后的这两年也是我重新回到父母亲身边,并与他们有较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也许这样的日子在将来随着我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后将不再继续……

        10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这是我生命中最黄金的十年,也是父母亲从中年步入老年的阶段。在离家的时候,尤其是在英国留学的那段日子里,我时常想念父母亲,并希望能够早日再回到故乡把一切都安顿下来。那段日子,我一直都被一段话所打动:“二十二岁是我生命的新起点,我已经成年独立,我开始踏出脚步去开创新世界。当我再回家时,那里只有我无尽的回忆。我很感激家人所带给我的一切,我更是珍惜和他们相处的一分一秒。往日的一幕幕又历历呈现在眼前,只是湿润的眼眶已无法再捕捉那些珍贵的影像……”。因此,当2010年夏天参加完那里的毕业典礼之后,我也就告别了伦敦,回到宁波。

        然而,现实似乎比我想象的要真实不少,回国以后,我开始面对的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与在英国逍遥恬淡的生活和学习相比,回国后的状况确实发生了很大的不同:从家到单位的距离变大了,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变快了,科研的内容也变得不是那么熟悉,当然包括整个环境氛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开始时也不适应国内这样的生活,也由此曾经产生过后悔没有在英国选择工作与继续生活的念头……然而,在回国后这些看似平淡而又带着些许纠结的日子里,却似乎忽略了由父母亲相伴所带给我的福祉:是他们免去了我洗衣做饭等家务的繁琐,也让我在生病时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以及使我也再不用像过去那样蜗居在小小的出租房中……。现如今,当我再次回首这过去两年与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我应该说还是无悔于当初回国的这个选择的。忽然想起那么一段话:“生命之旅中,父母亲的上半程,我没有与他们同行;我的下半程,他们也不可能与我共度。我与父母亲在生命之旅中,只有一段旅程是同路的,那是很短暂的,如灵光一闪。在这段与父母同行的旅途中,我睡得很香甜。这种感觉值得我回味一辈子。有一天,当父母必须下车了,向我告别,养育之恩不能忘,我将深深怀念他们和我分享的这段人生旅程。”

        因此,在父母亲渐渐步入晚年并希望我能够回到他们身边的时候,我选择了回来并与他们在一起生活与体味,我感到很开心与幸福:我对他们曾为我所做的一切表达深深的感激,我也倍加珍惜和享受与他们在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
 

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张一鸣
 

 打印本文本   |    收藏本文   |    回到顶部